接下来我们来完成单片机的电路设计。我们采用的单片机芯片型号为:STM32F103C8T6,这款单片机的具体资源参数如下:
我们可以使用STM32CubeIDE工具来对它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进行相关配置,我们在左侧Part Number输入框中输入我们的芯片型号STM32F103C8,在右侧的界面中即可看到它的相关硬件资源,如下图所示:
我们选择了这款芯片之后,点击Next按钮即可查看到其IO资源,如下图所示:
接下来,我们就需要根据这48个IO引脚做相关的电路设计。其中包括几个最基本的内容:
我们直接给出上述4个基本电路的内容,如下图所示:
首先,引脚1、9、24、36、48为3.3V,而8、23、35、47为GND。我们在每一组电源之间加入一个100nF的贴片电容,以保持其电源稳定。其中3.3V电源电路我们在上一节中已经讲述过了,这里不再赘述。
其次,我们使用一个贴片按钮和一个100nF的贴片电容来接入引脚7/NRST的复位电路,当上电时,NRST脚为低电平,随着电容不断充电,NRST电压逐渐升高,直到升至3.3V,NRST为高电平,此时单片机启动完成,开始正常工作。而当按钮被按下时,NRST被拉低,电容放电,单片机复位。
第三,我们使用了一个16MHz外部晶振接入引脚5、6,通过两个22pF电容完成单片机的外部晶振电路。当然这需要我们在软件程序中对其进行配置,我们会在后续章节中详细讲述这部分内容。
第四,是单片机启动电路部分,启动方式有以下3种:
BOOT0 | BOOT1 | 启动模式 | 说明 |
0 | X | 主闪存存储器 | 主闪存存储器被选为启动区域 |
1 | 0 | 系统存储器 | 系统存储器被选为启动区域 |
1 | 1 | 内置SRAM | 内置SRAM被选为启动区域 |
我们通常选用第一种启动方式,即从芯片上的Flash区域启动。所以我们将BOOT0和BOOT1脚都置为0,也就是将它们直接连接到GND上。
最后,我们还需要使用引脚34/SWDIO和引脚37/SWCLK也就是固件烧写功能引脚。将其连接到一个4PIN的插座上,以便后续我们使用STLink或JLink工具来为单片机烧写固件程序。
编号 | 接线 | 功能 |
1 | 3.3V | 电源正 |
2 | SWDIO | 数据线 |
3 | SWCLK | 时钟线 |
4 | GND | 电源负 |
至此,单片机基本功能电路就完成了,也就是说拥有了上述电路的单片机可以在供电正常,程序烧录正常的情况下启动并运行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3 问渠网 辽ICP备15013245号